逆時針──哈佛教授教你重返最佳能量狀態

 

心裡對身體的影響有多大?這問題的答案我有親身經驗。我曾經有近一整年的時間,每天提心吊膽,就怕爸爸去世。在加上爸爸再接受治療期間性情大變,又有經濟壓力與高中聯考。造成我後來原因不明的「神經內分泌失調」,度過了一個多月發燒、頭暈、吃藥、想吐的日子。後來,我的身體狀況隨著爸爸病情的好轉而康復。

 

日常經驗中形成的心態,會讓我們拒絕可能性。人通常重新不會思考自己對於世界的了解,因為我們在了解它的時候並不用心。

我們不會想到要質疑自己是如何習得知識!像這樣毫不猶豫接受訊息要付出的昂貴代價就是:我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知道原本認為不可能的事情其實是可能的。

許多時候我們不會想到要去質疑「事實」,然而一旦開始提出疑問,原本以為不可能的想法就可能成真。

 

這就是書中提到的「可能心理學」!

 

可能心理學的首要條件是:要假設不知道自己可能做些什麼,或是可能變成什麼!

第二步是:嘗試不同的是物,並在嘗試的過程中不要進行自我評估!

 

「試過才知道」這樣的話常常會誤導我們,使我們認定失敗或成功。作者主張「即使是過了也未必知道」,因為在試過之後,如果失敗,我們只能確信自己嘗試的方法不成功,但不能說這件事「不可能」成功!

 

思考失敗的原因,尋求改善的方法。重新設立目標,在一步一步達成。最重要的是:要用心。

 

當我們用心注意時,等於活在當下,對周遭的環境有更全盤的觀察與了解,能掌握原先可能忽略的機會。

 

常常我們在全心全力投入時會有一種特殊的感覺,這種感覺有點類似「吸引力法則」。讓我想到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中提到的「當你真心想完成某件事情時整個宇宙都會幫你完成!」其實,不是整個宇宙的幫忙,而是在用心的過程中抓住整個宇宙的機會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鈺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